濕粘顆粒堵孔難:翻轉流篩技術實現高效分離
日期:2025-09-19
在當前推動礦產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的國家政策背景下,振動篩分作為煤炭等關鍵能源資源加工的基礎環節,其效能直接關系到整個產業鏈的效率與環保水平。政策導向要求設備不僅處理能力大,更要能應對濕粘細粒物料等難篩分物料的挑戰,實現高精度、低能耗的分離。然而,該領域面臨的核心技術瓶頸在于,傳統篩分設備(如圓振篩、直線篩)為解決物料粘堵問題而盲目增大振動強度,這不僅導致設備結構易損、壽命縮短,更未能從根本上優化顆粒在篩面上的運動學特性與分離機制,造成能耗高、效率低、適應性差。
因此戰略需求聚焦于開發新一代智能、柔性、篩分技術與裝備。這要求深入研究不同振動模式(特別是柔性篩如振動翻轉篩VFFS)與顆粒群耦合作用下的分離動力學機制,從微觀層面揭示能量傳遞、顆粒遷移(滲透與對流)規律,從而為設備選型和結構參數優化提供精準的理論依據。目標是實現“按料選機”,根據不同礦物特性智能匹配篩分模式,在保障設備可靠性的前提下,篩分效率與處理能力,突破現有技術瓶頸,支撐礦業的綠色、智能、高質量發展。
針對上述問題,由澤攸科技聯合河南理工大學組成的團隊進行了系統研究。團隊創新性地采用FEM-DEM耦合仿真方法,從微觀動力學層面系統揭示了不同振動模式(特別是柔性翻轉篩VFFS)下顆粒的分離機制與運動特性,為“按料選機”提供了精準理論支撐。
標題:Separation mechanism and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on screen panel with different vibration modes
期刊:Physicochemical Problems of Mineral Processing
網址:https://doi.org/10.37190/ppmp/205443
1.揭示不同振動模式下的顆粒分離機制
本研究核心在于從物理本質上闡明圓振篩(CVS)、直線篩(LVS)與柔性翻轉篩(VFFS)三種振動模式下顆粒群的分離機理。通過FEM-DEM耦合仿真,研究發現顆粒分離主要依賴“滲透”與“對流”兩大機制。VFFS憑借其柔性面板的大變形,能更高效地打破顆粒間的粘附力鏈,使顆粒群呈現高流動性、大間隙的混沌運動,從而讓細顆粒快速通過間隙滲透至篩面,顯著提升初期篩分效率。相比之下,CVS和LVS則主要通過有序的全局對流環,使大顆粒上浮、細顆粒下沉,實現分層,但過程較慢且易因顆粒間隙小而阻礙細粒滲透。
圖 FEM-DEM聯合仿真原理
圖 不同振動模式下篩板與顆粒群聯動的仿真流程
2.量化振動模式對顆粒運動學特性的影響
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振動模式下顆粒的微觀動力學行為,通過繪制位移-時間曲線和頻譜圖,量化了顆粒的運動范圍與能量狀態。結果表明,VFFS上的顆粒位移波動范圍(如26.85–91.02 mm)遠大于傳統篩機,且不同粒徑顆粒的軌跡在時域上相互交疊,表明其運動劇烈且無序。而CVS和LVS上的顆粒則按粒徑分層運動,軌跡分離清晰。頻域分析進一步顯示,CVS和LVS的顆粒主頻與篩機激振頻率一致,能量來源單一;而VFFS的頻譜復雜,能量分布廣,易引發共振,從而增強物料流動性,但也導致系統更不穩定。
圖 不同振動模式下顆粒運動的示意圖。Z軸為俯視圖。1#為沿篩板長度方向20 mm處的剖面位置,2#為沿篩板長度方向150 mm處的剖面位置,3#為沿篩板長度方向280 mm處的剖面位置
圖 不同振動模式下顆粒群的散點密度分布:(c) 3.15秒時篩面上顆粒群在不同振動模式下的運動狀態
3.探明篩面能量傳遞與顆粒碰撞能耗規律
研究首次系統關聯了篩機振動強度(Γ值)與顆粒系統能量耗散的關系。計算得出,VFFS的無載Γ值(30.7g)遠高于CVS和LVS(約3.29g),意味著其向顆粒傳遞的能量更大,導致顆粒碰撞更劇烈、系統動能更高。通過Hertz接觸理論建模,研究直觀揭示了碰撞力與顆粒半徑正相關,大顆粒碰撞能耗更高。同時,小顆粒在碰撞后的速度變化率更大,這從動力學角度解釋了為何細顆粒更容易向下遷移,從而在微觀層面支撐了“滲透”分離機制的合理性。
圖 不同振動模式下顆粒群的運動學特性:(a) 不同粒徑顆粒的運動學曲線;(b) 半徑為3 mm顆粒的運動軌跡
圖 不同顆粒群質量下的龐加萊截面與運動相圖:(c) 篩板上單位面積顆粒群質量為71.81 kg·m?2
4.解析處理量增加對篩分動力學的非線性影響
針對實際生產中處理量變化的工況,研究系統考察了單位面積物料質量(23.94–71.81 kg/m2)增加對篩分性能的影響。發現處理量增大時,所有篩機的顆粒體積填充率(Dv)均趨近其靜態值,標志著篩分能力逼近極限。其中,VFFS的Dv變化幅度最大(增幅63%-87%),表明其顆粒活性受負載影響顯著。細顆粒達到穩定運動狀態所需時間與處理量呈線性正比,且VFFS始終快于CVS和LVS。但高負載下,VFFS篩面變形幅度衰減超55%,系統由混沌運動退化為準周期運動,易形成物料堆積,揭示了其在高處理量工況下的性能瓶頸與結構疲勞風險。
作者:澤攸科技